ghdhair100
Cholerny Spammer
Joined: 15 Dec 2010
Posts: 1829
Read: 0 topics
Location: England
|
Posted: Sat 9:49, 12 Mar 2011 Post subject: [转]初学 |
|
|
只要有重量,声音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而且无论弹强弹弱都需要重量的支持。这也就是所谓的重量演奏法。
接下来是到底什么是基本功。很多人都强调音阶,手指练习,练习曲,不错这些都是技术上的训练,但是我觉得钢琴家首先是音乐家,训练学生,首先要让他们在音乐上有所学习,对音乐的要素敏感,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机器。所以我在德国补的第一课就是基本功,我的钢琴老师曾经说我基础极差,就是手指跑得够快。。。什么是基本功,简而言之就是对于节奏感和耳朵的训练,这是从第一节课就要灌输给学生的东西,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去听自己弹的东西,对于音程,和弦性质的敏感,以及稳定的节奏感。老实说,我以前很讨厌用节拍器,说来惭愧,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跟节拍器完全对上去的时候,很多时候自认为自己弹得很有节奏感,其实是自己听不出来而已,这就又跟耳朵的训练联系上了,在德国我被老师强迫用节拍器练了半年多,上课老师就先把节拍器打开,让我跟着节拍器读我要弹的作品的节奏,对上了以后,就开始弹,而且要一边弹一边念节奏,要自己去倾听是不是对上了,在半年多的努力下,我终于都对上了,而且也习惯了开始数最小的拍子,哪怕是一个三十二分音符也要绝对的准确,尽管都说德国人很刻板,但是我觉得这种锻炼是绝对必要的,必须要在自己的心里装上一个准确的节拍器,这样就是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也不会导致音乐在节奏上的抽搐,而且对于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节奏要保证绝对的准确,当然这不是说没有一点自由,但是这个自由实在节奏的限制内。所以说,在德国几乎每个教授讲师的琴房里肯定有节拍器,几乎每个音乐学院的学生的书包里都有节拍器。至于耳朵的训练,我觉得对于小孩子是最重要的,其实每个人在9岁或10岁以前都有可能训练成绝对音高,或是绝对音感,如果让小孩子,多听自己弹的东西,并且引导他们去用唱名去唱那些音符,时间长了,他们的这种绝对音感就形成了,而且音乐的所有的含义都在声音中,都在听觉里,所以自己都不听的音乐还会有谁去听呢?
刚才说过了,触键是抓,那么如果手指抬高一点点之后抓下去的时候,在手指碰到琴键到发音有一个抓的距离和时间,这就是我们需要做文章的地方。这段距离是一定的,当然每架钢琴会略有不同,那么我们就需要控制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即下键的速度,如果能感受到这个不同的话,就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至于需要什么样的速度变化,就取决于音乐了。
说到钢琴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市场极为混乱,教法也五花八门,就像赵晓生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现在什么人都敢教钢琴。”而且钢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演奏方法也不是从我们国家所发展起来的。最近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关于初学钢琴的帖子,以及对于高抬指,节拍器的论述,大家都有不少的看法,所以我想集中说说我的看法,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对比中国,俄罗斯以及德国的钢琴教育理念,以及我所亲身经历自身钢琴演奏理念的变革之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慨,希望各位学琴的朋友及老师能从中借鉴我的教训,使各位家长能擦亮眼睛免得花冤枉钱。
刚才说过了,触键是抓,那么如果手指抬高一点点之后抓下去的时候,在手指碰到琴键到发音有一个抓的距离和时间,这就是我们需要做文章的地方。这段距离是一定的,当然每架钢琴会略有不同,那么我们就需要控制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即下键的速度,如果能感受到这个不同的话,就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至于需要什么样的速度变化,就取决于音乐了。
说到中国钢琴教育一些入门的基本练习,我真是太熟悉了,我从小就是在这个模式里长大和学习的,我是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学生,以前也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好的演奏,倒是我很好学,总是看书。说到中国钢琴教育的入门阶段,大多数老师都以高抬指为第一课,让学生把手腕放低,把手指高抬,用手指尖触键,后来作为老师的我也这么教过我的学生 (向我当时的学生们表示深深的歉意。。),后拉我跟俄罗斯的老师学过,后来到了德国,我跟德国的老师学过,当然德国的老师的老师有的是德国人有的是法国人,还有的是俄罗斯人。我跟这些老师们都讨论过高抬指的问题,我也记得我刚到德国的时候用手指敲钢琴时的那个样子。。。老师们说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练习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从这点上中国老师们应该反省一下,如果我们对照中国老师的的学术说法,我想仅就北京和上海两地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更何况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会有多少中不同的说法呢?我觉得现在钢琴教育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学术的不统一。跑题了,接着说高抬指,中国的方式讲究的就是要保证手型是圆的,然后手指尽量高抬,和指尖触键不要折指,要用手指的最尖部去触键,手指就像一个锤子一样在不停地敲打着琴键,例子:大家看看凌远老师的小奏鸣曲的教学录像,那些最后进行示范演奏的学生几乎都在敲琴键。中国老师要求学生这么练习的理由是加强手指的力量和速度练习,以及跑动的所必须的手指能力,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实际上和真正需要练习的高抬指练习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一,高抬,到底要多高?我在德国的时候我的老师也让我进行了一些高抬指练习,但是那是单纯的手指控制练习,把手放松的伸开,抬起的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分到两公分那么高,而且手要完全放松,练习的时候强调的是大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借此来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而且这个训练可以不在钢琴上只要是放松的状态下,在桌子上和腿上都可以进行;差距二,力量从哪里来?手指么?首先要说明手指没有多少力量,真正用于演奏的力量是手臂的重量,所以在俄罗斯学派都是一手臂的自由落体动作把手臂的重量通过手指落在琴键上,这样即锻炼了手指的支撑能力,又能使手臂放松,因为这个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就是放松,至于手指力量的训练也是要有的,用的也是高抬指,但是是很不同的高抬指,后面会有论述;差距三,怎么触键,在咱们中国老师都强调指尖触键,即用手指指肚和指甲连接的部分去触键,可以说是手指的的最前端,其实这个位置触键是错误的,就连中国很多老师都不这么弹,却交给学生要这么弹,很多学生都问老师为什么有些钢琴大师不是这么弹的?这个问题我就问过,可是老师回答,人家以前也是这么练的,只是现在人家弹好了,就自由随意了。只是手型和触键模式只要没有人要改,就永远会保持下去的,触键的正确位置是手指肚的前端,这个位置怎么去衡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手很放松的发在钢琴上,当然手要张开一些,(而不是保持什么圆形,各个关节都要鼓出来。)这个时候手指向手心抓,触键的感觉就是把琴键抓住,这个时候手指触键的位置就是正确的位置,这也就到处了差距四,如何训练手指力量,手指用于演奏的力量来自这么一个“抓”字,也就是手指略微抬高,然后用力抓下去,这个抬高完全就是强调手指要独立去触键,而不是用手腕和手臂去把手指压下去。那么现在就形容一下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的练习方式,就是把手臂完全落下去,保证手臂手腕的完全放松,最后用手指尖的那个关节抓住琴键,这个时候所形成的声音是最稳定最有共鸣的。所以说钢琴入门的第一课应该是如何放松如何用重量把钢琴弹响。
接下来是到底什么是基本功。很多人都强调音阶,手指练习,练习曲,不错这些都是技术上的训练,但是我觉得钢琴家首先是音乐家,训练学生,首先要让他们在音乐上有所学习,对音乐的要素敏感,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机器。所以我在德国补的第一课就是基本功,我的钢琴老师曾经说我基础极差,就是手指跑得够快。。。什么是基本功,简而言之就是对于节奏感和耳朵的训练,这是从第一节课就要灌输给学生的东西,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去听自己弹的东西,对于音程,和弦性质的敏感,以及稳定的节奏感。老实说,我以前很讨厌用节拍器,说来惭愧,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跟节拍器完全对上去的时候,很多时候自认为自己弹得很有节奏感,其实是自己听不出来而已,这就又跟耳朵的训练联系上了,在德国我被老师强迫用节拍器练了半年多,上课老师就先把节拍器打开,让我跟着节拍器读我要弹的作品的节奏,对上了以后,就开始弹,而且要一边弹一边念节奏,要自己去倾听是不是对上了,在半年多的努力下,我终于都对上了,而且也习惯了开始数最小的拍子,哪怕是一个三十二分音符也要绝对的准确,尽管都说德国人很刻板,但是我觉得这种锻炼是绝对必要的,必须要在自己的心里装上一个准确的节拍器,这样就是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也不会导致音乐在节奏上的抽搐,而且对于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节奏要保证绝对的准确,当然这不是说没有一点自由,但是这个自由实在节奏的限制内。所以说,在德国几乎每个教授讲师的琴房里肯定有节拍器,几乎每个音乐学院的学生的书包里都有节拍器。至于耳朵的训练,我觉得对于小孩子是最重要的,其实每个人在9岁或10岁以前都有可能训练成绝对音高,或是绝对音感,如果让小孩子,多听自己弹的东西,并且引导他们去用唱名去唱那些音符,时间长了,他们的这种绝对音感就形成了,而且音乐的所有的含义都在声音中,都在听觉里,所以自己都不听的音乐还会有谁去听呢?
最后说说技巧。所谓的技巧,很多人都理*为我的音阶弹得够不够匀,够不够快,我的练习曲弹了多少,我的八度跑得溜不溜,我的手指够不够快。其实上述的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技巧的层面,只能成为技术,因为这些是通过机械的练习都能达到的东西,但是技巧,是把技术巧妙化,怎么才能巧妙化?就是要融入人的意志在里面。怎么才能把我的意志融化在我的技术中,让我用技术达到我想拥有的音乐呢?答案就是两个字:控制。就像上面说的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是放松,为什么要放松,就是因为放松了,才能更好的控制。技巧的定义就是控制。霍罗维茨曾经说过一句话:Musik is Emotion,Controlled Emotion。这句话就是因为有了后半句,才成了大师对音乐的经典概括:音乐是激情,有控制的激情。所以控制对于技术而言是技术的延伸,是把技术转变为音乐的必要过程。那么我们就说说怎么控制技术,怎么控制音色,怎么控制力度。。。。。
然后就是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是个什么定义呢?很多人都说这和作品的风格有关,其实不然,风格不过是用来装水的瓶子,而水是声音,好的声音是有一个基本特征的,也是有一个合格的底线的,达到这种底线就意味着有良好声音的毛坯了,至于怎么发展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好的声音最基本的特征被国内很多的老师定义为有共鸣,其实这没有错,但是太抽象了,我的德国老师给我具体的说明了一下,我觉得这是绝对每个人通过倾听都可以感觉得到的,那就是在触键发音以后,这个音还会有一个小小的渐强,这种感觉在立式钢琴上还要差一点,在三角琴上是很明显的。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首先是要放松,然后手指发力去抓住琴键,然后放松,不要让手指紧紧的按着琴键不放,只是用重量保证琴键不抬起来即可。大家可以试试,但是最重要的要通过倾听去感受那个小小的渐强,最初找感觉一定要用强去练,这样比较明显,在感受到这个渐强以后可以用不同的力度去练习。
说到钢琴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市场极为混乱,教法也五花八门,就像赵晓生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现在什么人都敢教钢琴。”而且钢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演奏方法也不是从我们国家所发展起来的。最近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关于初学钢琴的帖子,以及对于高抬指,节拍器的论述,大家都有不少的看法,所以我想集中说说我的看法,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对比中国,俄罗斯以及德国的钢琴教育理念,以及我所亲身经历自身钢琴演奏理念的变革之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慨,希望各位学琴的朋友及老师能从中借鉴我的教训,使各位家长能擦亮眼睛免得花冤枉钱。
然后就是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是个什么定义呢?很多人都说这和作品的风格有关,其实不然,风格不过是用来装水的瓶子,而水是声音,好的声音是有一个基本特征的,也是有一个合格的底线的,达到这种底线就意味着有良好声音的毛坯了,至于怎么发展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好的声音最基本的特征被国内很多的老师定义为有共鸣,其实这没有错,但是太抽象了,我的德国老师给我具体的说明了一下,我觉得这是绝对每个人通过倾听都可以感觉得到的,那就是在触键发音以后,这个音还会有一个小小的渐强,这种感觉在立式钢琴上还要差一点,在三角琴上是很明显的。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首先是要放松,然后手指发力去抓住琴键,然后放松,不要让手指紧紧的按着琴键不放,只是用重量保证琴键不抬起来即可。大家可以试试,但是最重要的要通过倾听去感受那个小小的渐强,最初找感觉一定要用强去练,这样比较明显,在感受到这个渐强以后可以用不同的力度去练习。
只要有重量,声音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而且无论弹强弹弱都需要重量的支持。这也就是所谓的重量演奏法。
最后说说技巧。所谓的技巧,很多人都理*为我的音阶弹得够不够匀,够不够快,我的练习曲弹了多少,我的八度跑得溜不溜,我的手指够不够快。其实上述的这些东西只是一个技巧的层面,只能成为技术,因为这些是通过机械的练习都能达到的东西,但是技巧,是把技术巧妙化,怎么才能巧妙化?就是要融入人的意志在里面。怎么才能把我的意志融化在我的技术中,让我用技术达到我想拥有的音乐呢?答案就是两个字:控制。就像上面说的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是放松,为什么要放松,就是因为放松了,才能更好的控制。技巧的定义就是控制。霍罗维茨曾经说过一句话:Musik is Emotion,Controlled Emotion。这句话就是因为有了后半句,才成了大师对音乐的经典概括:音乐是激情,有控制的激情。所以控制对于技术而言是技术的延伸,是把技术转变为音乐的必要过程。那么我们就说说怎么控制技术,怎么控制音色,怎么控制力度。。。。。
说到中国钢琴教育一些入门的基本练习,我真是太熟悉了,我从小就是在这个模式里长大和学习的,我是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学生,以前也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好的演奏,倒是我很好学,总是看书。说到中国钢琴教育的入门阶段,大多数老师都以高抬指为第一课,让学生把手腕放低,把手指高抬,用手指尖触键,后来作为老师的我也这么教过我的学生 (向我当时的学生们表示深深的歉意。。),后拉我跟俄罗斯的老师学过,后来到了德国,我跟德国的老师学过,当然德国的老师的老师有的是德国人有的是法国人,还有的是俄罗斯人。我跟这些老师们都讨论过高抬指的问题,我也记得我刚到德国的时候用手指敲钢琴时的那个样子。。。老师们说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练习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从这点上中国老师们应该反省一下,如果我们对照中国老师的的学术说法,我想仅就北京和上海两地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更何况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会有多少中不同的说法呢?我觉得现在钢琴教育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学术的不统一。跑题了,接着说高抬指,中国的方式讲究的就是要保证手型是圆的,然后手指尽量高抬,和指尖触键不要折指,要用手指的最尖部去触键,手指就像一个锤子一样在不停地敲打着琴键,例子:大家看看凌远老师的小奏鸣曲的教学录像,那些最后进行示范演奏的学生几乎都在敲琴键。中国老师要求学生这么练习的理由是加强手指的力量和速度练习,以及跑动的所必须的手指能力,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实际上和真正需要练习的高抬指练习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一,高抬,到底要多高?我在德国的时候我的老师也让我进行了一些高抬指练习,但是那是单纯的手指控制练习,把手放松的伸开,抬起的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分到两公分那么高,而且手要完全放松,练习的时候强调的是大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借此来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而且这个训练可以不在钢琴上只要是放松的状态下,在桌子上和腿上都可以进行;差距二,力量从哪里来?手指么?首先要说明手指没有多少力量,真正用于演奏的力量是手臂的重量,所以在俄罗斯学派都是一手臂的自由落体动作把手臂的重量通过手指落在琴键上,这样即锻炼了手指的支撑能力,又能使手臂放松,因为这个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就是放松,至于手指力量的训练也是要有的,用的也是高抬指,但是是很不同的高抬指,后面会有论述;差距三,怎么触键,在咱们中国老师都强调指尖触键,即用手指指肚和指甲连接的部分去触键,可以说是手指的的最前端,其实这个位置触键是错误的,就连中国很多老师都不这么弹,却交给学生要这么弹,很多学生都问老师为什么有些钢琴大师不是这么弹的?这个问题我就问过,可是老师回答,人家以前也是这么练的,只是现在人家弹好了,就自由随意了。只是手型和触键模式只要没有人要改,就永远会保持下去的,触键的正确位置是手指肚的前端,这个位置怎么去衡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手很放松的发在钢琴上,当然手要张开一些,(而不是保持什么圆形,各个关节都要鼓出来。)这个时候手指向手心抓,触键的感觉就是把琴键抓住,这个时候手指触键的位置就是正确的位置,这也就到处了差距四,如何训练手指力量,手指用于演奏的力量来自这么一个“抓”字,也就是手指略微抬高,然后用力抓下去,这个抬高完全就是强调手指要独立去触键,而不是用手腕和手臂去把手指压下去。那么现在就形容一下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的练习方式,就是把手臂完全落下去,保证手臂手腕的完全放松,最后用手指尖的那个关节抓住琴键,这个时候所形成的声音是最稳定最有共鸣的。所以说钢琴入门的第一课应该是如何放松如何用重量把钢琴弹响。
The secondary purpose is to show you how much traffic 038; visibility your articles are attracting for you.Some questions for you:How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se email reports improved?Wha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hould we include in them?Is monthly the right frequency to send them or would like them more or less frequently?Does this email service lead you to really write and submit more articles or not so much?Would you like to see total # of clicks delivered to your website?
[link widoczny dla zalogowanych]
The post has been approved 0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