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athafu
Gargamel
Joined: 14 Dec 2010
Posts: 14
Read: 0 topics
Location: England
|
Posted: Tue 15:51, 04 Jan 2011 Post subject: 女检察官救 |
|
|
救赎
作为一个检察官,杨斌在坚持专业操守的同时,也保持了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去切身体验另一个阶层因经济和亲情困窘造成的绝望状态,而不仅仅简单地用一个罪犯的标签去看待对方。杨斌曾说,她在救赎周模英,也救赎了自我
2005年7月20日,一个闷热的夏夜,四处静悄悄的。凌晨,出租屋里,9个月大的女婴使劲地蹬着摇篮。她已经生病好几个月了。母亲起身安抚她,喂她吃米糊。睡下不久,她又被烦躁的小女孩吵醒。3点左右,女婴再次蹬了起来。
母亲睁开眼睛,坐在床沿,看看身边沉睡的丈夫,啜泣着。逼仄的小客厅里躺着一家五口,被浑浊的躁热紧紧包裹。
过了一会儿,她抱起女儿,走到广州车陂河涌边,将她丢了下去。
儿子
长大后儿子会像父亲么?杨斌望着他们远去,心想:这个家不能散,孩子不能没有母亲
杨斌翻阅着卷宗,凝视着被溺死女婴的解剖相片――她穿着一件很喜庆的红色肚兜,头发微卷,两手还张开着,微闭的双眼掩不住那长长的眼睫毛,仿若熟睡。杨斌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小女孩没来得及取名字,这是她在世间的唯一留影。在八年的检察官生涯里,杨斌从未如此震动。她整夜整夜地想那条幼小的生命,默默地哭泣,多残忍的母亲啊!她想,提审时一定要狠狠地诅咒她。
看守所里,杨斌见到了溺婴的生母周模英。
“你的女儿乖不乖?”
“乖。”
“你的女儿漂不漂亮?”
“漂亮。”
“为什么要杀死她?”
周模英清瘦憔悴,埋头不语,坐着坐着就滑下凳子,痛哭失声:“我没有资格做母亲,我没脸见我女儿,判我死刑吧!”
本想骂她的杨斌却安慰起来:“你还有两个孩子,要勇敢活下去!”
杨斌内心陷入了挣扎。可爱无辜的脸,痛哭流涕的脸;痛哭流涕的脸,可爱无辜的脸,两张脸庞在眼前交替浮现……该如何写公诉词?倾向重判?争取轻罚?
家人的态度是量刑依据之一。杨斌决定约见周模英的丈夫熊墨得。
寒冷的冬日,熊墨得抱着儿子,站在杨斌面前。小男孩一身脏得发黑的红衣服,散发出臭味,额头还有一块伤疤,结着痂。
“怎么不小心一点啊?”
“我能怎么样,他自己摔的。”
熊墨得冷冰得像一块石头。杨斌心疼地抱过男孩,男孩安静地待在她怀里,直直盯着他,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你认为你对妻子的行为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么?”
“我有什么办法,我要出去赚钱。”
“你对这个事怎么看?”
“都发生了,我有什么办法,我又没读过书。”
长大后儿子会像父亲么?杨斌望着他们远去,心想:这个家不能散,孩子不能没有母亲。
母亲
她放弃了小女儿,也打算放弃自我。可她没有跳下去。等待着她的,是6年的牢狱生活,以及一名渴望自我救赎的检察官
1998年,周模英嫁给了熊墨得,两人都是二婚。她曾嫁到湖南,不久丈夫病死,只能重回江西老家。熊墨得的前妻不堪贫穷,弃他而去。婚后,他们借住在哥哥的房子里,种田砍柴,生儿育女,平淡地过着日子,直至4年后的纠纷。
那时,因为田地的灌溉问题,熊墨得与邻田的农户打起架来,双方拿着锄头互砍。对方兄弟多,要熊墨得赔医药费,不然就得挨揍。负伤的熊墨得逃到了广州,周模英从此独身带着两个孩子,待在老家。
不幸接踵而至。
2004年,对方又上门找熊墨得,他们把熊家砸烂,大着肚子的周模英躲在一边哭泣。生产时,身边只有4岁的女儿和1岁的儿子,没有接生婆,没有亲人照料,周模英独自在家把孩子生了下来。
年末,小女儿还未满月,周模英抱着她和儿子挤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下了火车,她来到天河区车陂的一个城中村。小姑子一家住在这里,那是他们在广州的亲人。房子一室一厅 juicy Briefs online,月租300块钱。她一家则挤在客厅里。
在车陂的出租屋里,周模英觉得这里真像个鸟笼。每天天没亮,丈夫就去工地打工了;晚上回到家,他喜欢跑出去看人打牌,那是他一天中最大的娱乐。大女儿接过来后,她在家带3个小孩,靠着丈夫每月1000元生活。她几乎没走出这片城中村,没有和其他人讲过话。
2005年5月,小女儿高烧不退,她花了200块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可是此后反复发作。为了治病,她又把自己的结婚项链卖掉了。
小姑子熊六妹常听到哥哥骂嫂子,“你又不用出去干活,就在家里带个孩子,也带不好,整天小孩子病,你以为我赚钱容易么?”周模英哭了起来 ,赌气说:“孩子我不管了,你自己拿去管吧。”熊六妹看着大家手头紧,就去深圳打工。月底,她给周模英买衣服,周连连说谢谢,却舍不得穿。
手头的钱已经花光了。她打电话给小姑子,总是欲言又止。她不敢向父母诉苦,她已经31岁,不能再依赖他们、让他们操心了。
7月20日凌晨,藏在摇篮底下的全家积蓄只剩30块钱。她放弃了小女儿,也打算放弃自己。可她没有跳下去。等待着她的,是6年的牢狱生活,以及一名渴望自我救赎的检察官。
开庭
“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固然是法律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原因和背景”
杨斌慢慢了解到周模英背后的故事。许多次,她把自己想象成周模英,反复地问自己,如果置身于那样的处境,能做得更好么?她说不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多年以后,她这样认识自己的角色:一名检察官的位置,就像是医生,而罪犯则是病人,医生能一味抱怨病人为什么要生病么?生活在重污染区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得癌症,而那些呼吸新鲜空气的健康人,难道对他们没有责任和亏欠么?
12月7日,在法庭上,作为公诉人,她为被告人周模英请求从轻处罚,“周模英的遭遇,固然是她个人的悲剧,但何尝又不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悲剧?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固然是法律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隐藏在背后的社会原因和背景,我们不能忘记站在她身后的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为生存而苦苦呻吟的人们,他们的苦难和命运。这也是法律应有的良知。”
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周模英11年有期徒刑,周模英当场表示不上诉,很长一段时间,她坚持要服完11年,以惩罚自己。尽管未对宣判产生重大影响,杨斌的法庭陈情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提计划生育。“养不了那么多 juicy hats OEM factory,就别生,真该死!”
有人挥舞道德大捧。庭审刚结束,一个朋友便气冲冲地跑上来:“淹死自己的孩子的行为居然可以得到法律的同情!还有没有道德底线?溺婴者决不能轻饶,否则会纵容此类犯罪并引起穷人效仿!”
杨斌冷冷地看着她:“如果生母溺婴不构成犯罪,你会不会淹死自己的孩子?不会吧?如果生母溺婴不但不构成犯罪,还会获得奖励。奖你10万元,你会不会淹死自己的孩子?还是不会吧?你自己都不会做的事,凭什么认为别人会去效仿?就因为你有权有钱,就道德高尚,穷人就低贱到又疯又傻要淹死自己的孩子?”
她一口气说完。她知道这朋友是如何得到这种有钱有权的生活的。她想,被告席上的人没偷没抢还付出了劳动,而这种不劳而获的人居然有脸充当起道德卫士?
没等对方反应,她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你非要把周模英的行为视为一个道德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那么我认为 ralph lauren polo sneakers,那是因为你的内心太阴暗,才会把人类把人性想象得如此丑陋,先反省自己的道德吧!”
杨斌把话丢下,扬长而去。
领悟
她慢慢领悟到,愤怒感并不等于正义感;人性是多维度,对被告人也应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
2005年的争议让杨斌困惑、彷徨。难道自己做的是错的么?
她开始反思过去几年的生活。1998年,杨斌成为一名检察官。那时,她对工作热情十足。她不停地发问,直至把每一宗案子的难点疑点理得清清楚楚。她一年办下一百多宗案子,铁面无私,被称为花都检察院“最无情的人”,被评为广州优秀公诉人。她无限同情被害人,觉得世界善恶分明,对罪犯满腔愤怒,她为自己公诉成功的案件数量骄傲,而每一次的成功,她都有一种正义伸张的快感。
10年前一个炎热的夏天,到处是白晃晃的太阳,路上空无一人。我正在看案子,一名老人敲门进来。他汗流浃背,从皱巴巴的布包里,拿出两页小学生作业纸写的诉状。案子是我经办的,他是被害人的家属。可我们只收复印件。当时,那一带还没有复印店,老人只能坐车到老城区复印给我。
我没理他。他站一会儿,就走了。我突然心里很难受,就跑出去追,我说老人家,我帮你复印吧。他的泪水立刻流了出来,哭得很厉害。他说儿子在这边打工,突然就没了。他从山东老家赶过来,因为听说这里可以提请刑事附带民事。为了提交这两张纸,先是跑到交警,交警说让到法院,法院又说让到检察院。老人家就像孩子,那种委屈一下爆发出来。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从此之后,我愿意为他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尽我举手之劳。送杯茶,给支烟抽,耐心解答疑问。当事人的家属是很无助的。
杨斌紧紧地牢记着这一件小事。
2004年,她通过遴选,来到了广州市检。市检的案子并不多,但都是重大的刑事案件。
多年以后,她还记得刚到市检的一个下午。刚开完庭,她在法院门口等车,偶遇了一名毒贩的家人。毒贩是她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老人在门口张望,怀里抱着孩子。杨斌走过去逗小孩,才知道孩子是毒贩的儿子,出生不久,和父亲未曾谋面。老人想在囚车经过时,让他俩见上一面。
老人看到一辆车经过,使劲拍小孩的脸,可孩子沉睡不醒。老人又掏出火机,烧他的手,想惊醒他。杨斌眼泪直流,上去劝阻。老人才发现经过的不是囚车,又继续等待。
她惦记着这么一个瞬间,心里隐隐想着:她公诉的这名罪犯,也许他还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儿子?如果罪犯当时能想到有这一个瞬间,怎么忍心留给家人这么一个沉重的等待?
她慢慢领悟到,愤怒感并不等于正义感;人性是多维度,对被告人也应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
基于本能驱动,杨斌深入了解周模英的故事,对她所处的生存有了真切的体验。她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自我救赎――放下个人得失,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
多年以前,她还是一名大学毕业生,独自来到广州找工作。那是1992年,她随着民工潮涌向南方,扒火车,跳车窗,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四处张望。当年扒火车的她,如今已经能够坐上飞机,可是当年一起扒火车的兄弟呢?也许至今仍在扒火车。
充盈
她想,因为这个案子,她在五六年前的彷徨中才没有迷失自我,她在救赎周模英,也救赎了自我
2006年3月,二审宣判周模英减刑为6年。熊墨得把儿子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自己留在广州打工。杨斌去监狱探望她。
“不想活了,我不配做母亲。”周模英悔恨依旧。
“你不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杨斌责备。
她鼓励她识字,给家人写信。信寄到她家,由她转交给熊墨得。她帮熊墨得读信,才知道周模英要转入江西女子监狱,地点刚好在他的老家新建县。她问熊墨得为什么不回家,才了解熊墨得从前的纠纷。杨斌决定帮他解决问题。
杨斌4次来到江西,帮熊墨得解决纠纷、为孩子解决上学户口问题、为他们一家申请经济适用房。5次探望周模英,给她写信,鼓励她。
孩子最让她揪心。
“我妈妈淹死了妹妹,我们不要她。”两个孩子学着爷爷奶奶,到处跟人这么说。儿子小程依旧内向,沉默不语。可他有时又懂事得让她心酸。她送玩具给他。听到奶奶说,这么多玩具,要收起来慢慢玩,3岁的小程就将玩具装好,绑好,收起来。他被培养出捡垃圾的习惯,一看到有用的垃圾就拖回家里,让奶奶卖钱。
杨斌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把他们带回广州家中过暑假,教他们做功课、给妈妈写信。她看着变化在一点点地发生。有一天,她加班夜归,小程抢先为她开门,兴高采烈地说:“阿姨,我们在吹泡泡。”她一下高兴起来。
她带孩子去看周模英,孩子们亲昵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想你,你快点出来。小程还检讨自己数学不及格。就连熊墨得也跟她说想她。周模英心里暗自高兴,在以前,打死他也逼不出这样的话。
周模英珍藏着杨斌给她的信。她决定,走到哪儿,这些宝贝就带到哪儿。
2010年11月4日,周模英提前出狱。在家里,女儿每天抱着妈妈睡觉,亲妈妈的脸,她学会了温柔和体贴。
6年来,杨斌时常感到孤寂。但她的内心慢慢充盈起来。她想,因为这个案子,她在五六年前的彷徨中才没有迷失自我,她在救赎周模英,也救赎了自我。
12月24日,凄冷的冬夜。桥上的灯光沉入黑色的河涌,泛起微弱的星星点点。
杨斌捧着9枝黄菊、9枝白菊,挽着周模英,重回车陂河涌,祭奠幼弱的亡灵。周模英伏在杨斌肩头,哭泣。周模英走到台阶下,蹲下身点着一根蜡烛,一张一张地烧化纸钱,无声抽噎。
祭奠完女儿,杨斌扶起周模英,两人往回走。桥的另一边,周模英伫立、回望。
许久,她缓缓回过头。夜幕里,两人十指紧扣,沿着漆黑的河岸,走了出来。
The post has been approved 0 times
|
|